新能源汽車戰火燒到輪胎圈!外資憑藉靜音自修復技術卡脖子 陸本土品牌急突圍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輪胎產業正經歷一場「性能革命」,車輛自重增加帶來的承重考驗、無引擎噪音下胎噪凸顯的痛點,以及低滾阻延長續航的需求,共同構成了對新輪胎技術的多重挑戰。
在這場技術競逐中,中外品牌正以靜音、自修復等核心能力為抓手,爭奪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市場話語權。
外資品牌率先搶佔科技高地。普利司通的 B-SILENT 靜音綿技術與 B-SEAL 自修補技術已涵蓋高階產品線,針對性解決新能源汽車胎噪問題,馬牌輪胎則依托 3D 降噪系統及鑽石級胎面橡膠鞏固靜音優勢。
今年 9 月 25 日,普利司通在上海 BMW 體驗中心舉辦品牌日活動上釋放技術高端化訊號。剛履新的普利司通(中國)董事總經理黑木稔強調,中國高端乘用車市場是核心戰略方向,集團將化變革為機遇,以信賴品牌為目標,提升高端業務質量。
普利司通 ENLITEN® 技術透過分子級材料優化,實現滾動阻力降 20%、耐磨性提 30%,已應用於 TURANZA 泰然者 ®6 EV 等新能源配套胎,並藉 Formula E 2026-2027 賽季獨家供應商身份,以賽道技術進軍民用產品。
中國本土品牌雖積極突圍,但技術瓶頸仍存。中策橡膠 (603049-CN) 以「奈米矽膠複合材料」逼近外資性能,玲瓏輪胎 (601966-CN) 今年新能源車胎市佔率提升至 12%,卻仍依賴外資高端技術授權,高端市場競爭力受限。
此外,需求端變化正重塑產業格局。除靜音剛需外,輪胎大尺寸化、智慧化趨勢興起,「80 後」、「90 後」車主期待輪胎成為車輛數據入口,推動品牌研發智慧功能。
通路端亦同步革新。普利司通推出終身保固服務,並仰賴抖音、微信拓展線上通路,優化年輕消費者體驗。黑木稔透露,中國市場通路創新已反向影響全球策略,未來將向其他地區推廣。
此輪競爭中,外資品牌將中國視為全球「引領者」,以其需求與創新反哺全球,本土品牌雖在中低端市場站穩腳跟,但突破高端壁壘仍需要擺脫技術依賴,構建自主核心技術體系與品牌價值。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