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 AI 賦能板塊要起飛?這兩股 20CM 升停!
5月16日,虛擬電廠概念股持續走高。截止收盤,迦南智能、萬勝智能20CM升停,杭州熱電升停,友訊達、蘇文電能升超8%,協鑫能科、澤宇智能升超5%。
市場風格方面,AI延續回調趨勢,ChatGPT概念持續下挫;大金融步入震盪,建設銀行衝高回落;新主線——新能源賽道反彈,虛擬電廠、風電等板塊逐步走強。
消息面上,昨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表示,將開展虛擬電廠建設,力爭2025年需求側尖峯負荷響應能力不低於5%。
當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第三監管週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核定第三監管週期各省級電網輸配電價,通知自2023年6月1日起執行。
用電“高峯”將至,各地迎來投建熱潮
進入到5月,國內多個地區即將迎來高温天氣。隨着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全國電力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據中電聯預測,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15萬億千瓦時,比2022年增長6%左右。預計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部分區域用電高峯時段電力供需偏緊。其中,二季度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迎峯度夏期間,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形勢偏緊,華北、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面對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如何平抑發電、用電兩端的波動性,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就成為一個關鍵性問題。
而虛擬電廠作為一種由數字化技術支持、集成多種可再生能源的分佈式能源管理模式,能夠實現需求側精準響應及管理,可以將分佈在城市或鄉村地區的電源集成起來,通過能源輸入、輸出、存儲和管理等過程,靈活削峯填谷,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配。
目前,在消費旺季電力供應偏緊背景下,虛擬電廠已經迎來投建熱潮。5月11日,華北能源監管局召開座談會,針對今年華北預期電力存在的250萬千瓦缺口,建議從5個方面加快推進華北區域虛擬電廠建設和需求側管理工作。
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表示,將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完善用電需求響應機制,開展虛擬電廠建設,力爭2025年需求側尖峯負荷響應能力不低於5%。
AI賦能+政策催化,虛擬電廠迎來進一步發展
隨着經濟不斷髮展,能源需求側在整個供需體系中地位上升。這要求能源系統基於需求側進行優化,形成面向終端的生產、輸送、轉換、存儲、消費等環節能夠進行有機協調的一體化系統。
而虛擬電廠通過接入AI技術,可以對能源消耗進行分項、分類、分區統計,並對發電量、用電量、電價等多個數據做出判斷,從而提升分析效率和準度,實現能源智能化。
政策方面,3月28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針對電力、煤炭、油氣等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需求,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融合應用,為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到2030年,能源系統各環節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應用體系初步構築、數據要素潛能充分激活,一批制約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5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第三監管週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將減少不同電壓等級間的交叉補貼;此外,容需量電費將首次分電壓等級核定,真實反映不同電壓等級的容量成本差異的同時,增加了增量配電網的盈利空間(不同電壓等級間的輸配電價電量差+容量電價差),這也將有利於售電公司和虛擬電廠的發展。
展望未來,在人工智能技術持續賦能、政策密集催化的背景下,虛擬電廠將對未來能源體系發揮重要作用,迎來進一步發展空間。
華西證券研報預測,到2025年,虛擬電廠的投資建設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平均每年投資建設規模達到105~200億元;2030年虛擬電廠的運營市場規模將超過4500億元。